顶点小说>青春校园>逆流纯真年代>第432章 师兄你好

江澈一行人在清晨的深大校园里见到了一个穿着有些过分朴素,立了一个尿素袋身边,低着头坐在路边树下的年轻人。

无聊坐下来,递了烟,闲聊几句。

也许因为心里有些苦闷,话匣子没费太大工夫就打开了,小伙子说他是来找一个姑娘的,姑娘之前上初高中的那些年,他和家里一路给她出钱,算是订了婚,两家长辈说好了也都认。

可是这一年,姑娘上了半年大学,过完年出门前找到他家,突然反口了。当时他正好出去做活不在家,回来才听说。

“她家里就不开口了,我到镇里挂长途她也肯不接,只好来一趟。”

小伙子讲述过程中没注意,提到了女孩的名字——竟然是江澈他们的同班同学。

“所以你是来找她要问清楚?那现在怎么样了啊?”

“就已经不肯见我了呗,你说还能是啥意思?!我昨晚上从火车站一路打听走到这儿,她到早上才叫了个男的来跟我说。”

“……哦,已经都说完了?”

“都说完了。”小伙子为了装没事说了句你这烟好,说:“都说强扭的瓜不甜,我想过了,算了。反正我们那边想嫁我的姑娘多了去了。”

听着其实还是有些心酸,江澈也劝不来,只得说:“那就好,那你一会儿就回去?”

一件不可能参与的事情,江澈只是随口接了一句。

但是他身边的小伙子似乎突然被这个普普通通的问题触动到了。他抬头四向看了看,最后目光穿过校园,投向外面这座被叫做特区的城市。

“我这来回路费可贵呢。”小伙心疼嘀咕了一句,说:“来都来了,我一会儿先去看看,看有没有地方好挣钱,是说这个地方好挣钱吧,是吧?”

“说是这样,不过具体还看人。”江澈笑着说道。

“那就成,我做得十里八乡最好的木匠活嘞,而且没一个主家处不好。”这年头木匠或篾匠这些手艺人出门做活,通常得吃住在主家一阵子,想处好了,除了手艺还得会为人处事,小伙子自信拍了拍胸脯,站起身拎了袋子,说:“走了,不耽搁了,我往城里转转去。”

“好,那你注意安全,钱放紧,不行就回去,别逞强。”江澈挥了挥手。

“嗯,谢谢了大兄弟,我出过门的,而且身板好着嘞。”小伙子走了几步扭头,奔回来从袋子里拎了一袋梨出来放下,说:“本来是给她带的……你们吃吧。”

说完他先给在场每人分了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在手里,“咔嚓”一口,吃着转身又走了,看着很洒脱的样子。

“对了,你叫什么?”走远一些,他回头问。

“我叫江澈。”

“好,我叫敢娃……大名牛敢。”

他就这么走了,去找活干,要留在深城。

1994年3月,一个阴差阳错来到特区闯荡的少年……谁知道这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因为这是90年代。

前世,从学校到茶寮,江澈几乎错过了整个90年代。

这一次不会。

从内心来说,江澈大概是喜欢90年代的,尽管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尽管在生活上它还显得太落后。

原因很简单,这一代人拥有梦想,甚至拥有瞎猫碰见死耗子的机会,可以不知道天高地厚。

譬如这时代少年郎背着破棉被出门,功成名就还乡的故事,到后来,不常有。

富二代、官二代的人生天然占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没必要也没有办法去反抗,所以在江澈看来,只要一个时代,“大钱”不止有王撕葱们可以赚,底层和普通阶层实现阶层跨越的路径和机会还算充足,它就是一个值得喜欢的时代,一个配得上拥有传奇的时代。

“那个谁谁谁,听说最近下海了。”

这是时下最热乎的一句话。

城市里的人们或因为过不下去,过得不好,或因为看见了希望,想要过得更好,纷纷从政府机关和各种企事业单位里跳脱出来……

山村里的先驱们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山林和土地……

他们投向商海,奔向特区,去往全国各地。

这时候的人们大概怎么都想象不到,十几二十年后,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们会集体在他们最初踏入社会,最好,最该去闯荡的年纪,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为了稳定,为了捧上一个铁饭碗。

并且这个逻辑看起来完全正确,无可厚非。就连姑娘们家里爸妈挑女婿,也是这个标准。

那时候,“理想”变成了一个说来会尴尬的词,人们都不再去提起;那时候年轻人统一的梦想是一套房子,或者只是一个首付和接下来二十年还贷的幸福。

有人说这是因为社会阶层和财富逐渐固化,缺乏机会,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否认的事实,就像我们一样没办法否认,渐渐,空气中躁动的除了**,已经越来越缺乏别的生气。

这里的意思:**其实也是一种代表欣欣向荣的生气。万一哪一天连这个都寡淡了,社会大概也就真没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总之,现在是1994年,奇迹每天都在上演,外面的世界会呼喊你,金色的光芒能透进人的梦里……

连空气都在躁动。

从20岁到40岁,但凡看得见外面的世界的,自认还有些才干的,尤其对隔壁王二傻或单位老老王练摊发财后到处装逼有点不服气的,都在蠢蠢欲动。

23岁的马华腾暂时没有


状态提示:第432章 师兄你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