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新刺客列传>第九卷 第一百二十章 荆轲刺秦(七)

秦国,咸阳,章台宫。

秦王御驾从城门进入章台宫,文武群臣伴驾,一路畅通无阻,并没有出现拦驾之事。

高坐大殿龙椅,嬴政也在寻思,弄出这般大的仪式,居然没有人出来阻拦,那些人在想什么

旁人或许不知,可要说皇族还看不出来,根本不可能。九傧之礼,乃是帝王才能进行的排场,现在咸阳除了芈嬴两族,还有三晋、楚国等皇族人,更有燕、齐两国驿馆代表,那些都是皇族人,难道他们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吗

嬴政也没有说这是九傧之礼,只是提前传令所有文武群臣,所有臣属都必须参加今天的朝议。按照等级爵位排位,不准携带任何兵器,全部进入章台宫议事。

平时朝议,武将带着兵器,文士携带随身佩剑,今天所有人在进殿门前,都将兵器收缴,这应该会惹得大家非议。可是没有,连一个人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

群臣们行过礼后,嬴政问道“李斯,今天进入章台宫议事,兵器都被收缴,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想问的”

李斯出列,笑道“我大秦已占据中原半壁江山,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大王称帝乃是常理。如今摆出九傧之礼,只是为称帝做个引子,哪怕楚、齐、燕再次联军,又能耐我何何况那三国根本无法组成联军之势。”

“王翦大军将楚国一分为二,扼守长江天险,掐断南方楚人与北方的联系。齐王贪婪无度,收了我大秦那么多钱粮,岂会为了此事而得罪大王呢燕国就更不要说了,燕王喜已有北迁之意,或许过不了几天,燕都就会迁往辽东苦寒之地。”

“君王们都这样,皇族又能说什么大王本该如此,只有表明称帝之心,才能获得芈嬴两族最大的支持,我等做臣子更是乐见此事。只要大王成了帝王,天下共主,那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

下面的群臣都露出笑容,全部向李斯点头赞许,这样的话他们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不知嬴政的心意,还无人敢犯这个忌讳。现在嬴政自己做了,他们自当拥护,连秦王都不在乎,那他们还怕什么。

嬴政心中暗叹,看来自己想偏了,本以为会有人出来阻扰,谁知大臣们更想自己称帝。君王和帝王,看似只是一字之差,两则的权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君王只是在诸侯国内行使权力,帝王却是在整个中原行使大权,能成为帝王的臣子,更能荣耀加身,名利双收,傻子才会反对。以前只是不知道嬴政的心意,现在嬴政以九傧之礼,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算有人站出来反对,估计群臣都会引经据典,将来人给拦回去。

最大的阻碍,轻而易举地解决,嬴政反而有点不习惯。一直以来,每次施政,他都不敢加快新政的速度。来到这个世上,就要迎合这个时代的人心,凡是都不能操之过急。前几次对外用兵,速度太快,遭到了太多的流言蜚语,许多改革措施都要进行很长时间的斗争,方能取得一点效果,还需要逐步地让人消化。

比如说统一度量衡,秦人们就很难理解。在他们看来,中原还未统一,就算秦国统一了中原,直接用秦国的标准就行了,何必再创建新的文字、仪器、马车都标准呢

这就是嬴政的远见,如果只是使用秦国现有的标准,列国皇族会怎么看就拿赵国来说,赵国习惯了三晋的文字,想要教化他们废弃自己的文字,改用秦国文字,心理上就认为秦王在嫌弃他们。唯有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再创建一种新文字,列国才能支持。因为这样的文字,秦人也需要学,大家还有什么怨言。

每一次改革,都是向新社会挺进的脚步,新知识、新文化,只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每走一步,都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以免进度太快,别人接受不了,那嬴政的麻烦就大了。

今天使用九傧之礼,也算是一次礼仪上的改革。这样的礼节,本是周王室能做的,现在一个诸侯国使用这样的礼节,完全有觊觎之嫌。倘若没有人阻止,那么秦国的律法上,都会向周朝的礼仪靠齐。如此一来,燕国、齐国都会相应地做出姿态,完全将周朝的痕迹抹去。

燕国、齐国不敢做,因为他们还没有那个国力,生怕今天做了,明天就会被秦国攻伐。秦国敢做,他们却没有实力来攻伐,只能给皇族施加压力,劝阻一下秦王,说秦王嬴政这么做是不对的。只是说说,无关痛痒,秦人们才不会在乎,嬴政更是不会介意。

可现在的情景,实在出乎了嬴政的预料,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以前自己做事,向来遵循先王们的隐忍,小心谨慎,步子不会迈这么大。如今做出这样的礼仪,在所有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还能获得群臣的支持,心里难免有点不平衡。嬴政在就做好了准备,只要有人站出来反对一下,他就会进行一番说辞,将对方劝服。

可惜没有,这就好似准备好的一拳,还没有打出去,就咽了回去,憋在心里还有点难受。这种滋味,他还不能对外人说,不然别人会认为秦王沽名钓誉,得了好处还要到处宣扬,不是一位帝王该做的。

嬴政咳嗽了一声,言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以李斯为首,芈宸、姚贾等群臣齐声道“本该如此。”

姚贾更是出列言道“启禀我王,纵观中原,大秦兵锋所指,没有一国敢与抗衡。我大秦不需再过低调了,等拿下楚国全境,就要全力攻打楚国,整个中原都能


状态提示:第九卷 第一百二十章 荆轲刺秦(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