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重返高中>24.于墨送给秋耳的大礼(含入v公告)

秋耳背着大双肩包,提挤着公交车回到学校,今天高二的师哥师姐们也开学,一下车,学校门口的场面和入学的那一天还壮观,各种交通工具和行人混合在一块,寸步难行。

跟着人流亦步亦趋、艰难的走到学校门口,秋耳抬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于墨,没办法,谁让他那样帅气、气质那么与众不同呢。

于墨两手空空的站在门口,专门在等秋耳,看到后,对他招了招手,挤过人群,走到他的面前,把他手中的小包接了过去,说:“今天怎么没骑车子呢?”

这一刻,秋耳仿佛又回到了前生,那时候就是这样,每次放完假开学的时候,于墨总会比他早到,然后在门口站着等他。等到之后,说着话,很自然的顺手就把他手里的东西接过去。

于墨回头看了一下秋耳,他才回过神来说:“我表哥去上培训班了,他每天来回走读,需要骑车,我就把车子让给他了,咱们两周才放一次假,到时候我来回坐公交就行了。”

“走,先回我们宿舍,我给你带了一个好东西!”于墨说着,满脸的幸福。

“什么东西?”秋耳问。

秋耳知道于墨一直不想在那个家待着,所以每次放假开学他都很早到校,秋耳从未问过于墨:“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人能分享一份自己喜欢的礼物给朋友,内心也会很快乐,于墨现在就是,他想到秋耳看到他的礼物后高兴的样子,他就觉得兴奋,笑着卖关子说:“快走吧,一会到宿舍你就知道了。”

秋耳跟着于墨直接去了他的宿舍,其他两个舍友还没来,于墨神秘兮兮的把宿舍门关上,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

只看包装上面的图案和logo,不用看里面,就知道这是一个索尼牌的卡带随身听。于墨把盒子放在桌子上,轻轻的拆开,一点点把东西拿出来,里面是随身听、座充、耳机和经典的口香糖电池。

于墨读初中后,打着听英语的幌子买了随身听和复读机,结果买了以后,英语没听几次,倒成了听歌专用。秋妈疼儿子,秋耳买的随身听的样子虽是大众、笨重型的,但也都不便宜。

再看于墨带来的这个随身听,与他买的那些相比,绝对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不锈钢的材质、香槟金色,最震撼的是它那超薄的机身。前生秋耳上大学的时候,mp3播放器已经流行开了,但秋耳的舍友还带着卡带随身听,就是这款,据他说这款是索尼周年的纪念款,买的时候花了将近5000元人民币。要知道,那时候工薪阶层的月工资还是百元时代,五千块别说学生,就是一般家庭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怎么样,这个随身听不错吧,我刚看到的时候,吓了一跳,没想到随身听可以做的这么轻薄。”于墨说的时候,表情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要说喜欢不喜欢这部随身听,秋耳还是喜欢的,尤其又是于墨送的,不过,前生经历了数码时代,秋耳没喜欢到欣喜若狂、爱不释手的地步,再者,今世和于墨只是认识一周多点的朋友,就收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显然不合适。

秋耳把随身听拿在手里,翻看了几下,这款机子不亏是索尼的纪念版,外形和做工方面,后世的某水果机子也没这么考究。

这期间,于墨一直一脸笑意的看着秋耳,在等他回话。

前生和于墨交往后,对于他送来的礼物,秋耳一直秉承“来者不拒”的原则。今世的现在,两个人只是普通的朋友,他不能接受这份过于贵重的礼物,嘴角微微上扬,拒绝说:“这机子还真不错,小巧轻盈,携带也方便,不过,我不能要,这一看就很贵。”

于墨显然已经猜到了秋耳会拒绝,他从柜子里又拿出一个随身听,低声说:“来到襄州后,有人知道我在上高中,去我家送礼的时候就送了这东西,结果,送重了,好几个人都送了随身听,光这一款的就有三个,家里还闲着好几个呢,不过有的是其他牌子,样子我也相不中,就没拿来。你要不要?要是不要,我就把这个送给马占魁他们,反正我是不拿回去了。”

秋耳长叹一声心说:“又是行贿的东西,用着心亏啊!”

不过,秋耳的“自我安慰之厚脸皮大法”修炼到了一定境界,转念一想:“虽说行贿是错误的,但这个东西是无辜的啊,如果不用,或者这东西给了鬼子他们,他们拿着整天听歌用,那就是资源浪费,也挺可耻的。”

在“心亏”和“不可耻”两个选项中,秋耳选择了后者,把礼物收下了。

收下的时候,于墨提醒他对别人就说这款机子是他自己买的,他可不想他老子受.贿的事情到处被人传颂。

于墨在家里已对这部随身听研究透了,秋耳收下后,他就拿出一盘卡带放进去,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前生经历了数码时代,这些手动的东西对于秋耳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但他还是听的津津有味,谁让这是于墨讲的呢,就是再来一万遍,他也不会烦,听起来还会和一个初学者第一遍听一样,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秋耳“学会”如何用之后,于墨又拿出一袋子卡带说:“这是整个高中课本上的听力,别人送随身听的时候,送的,我今天带来了两套,你一套,我一套,有了随身听和这些卡带,以后我们练习英语听力就方便了,英语就需要平时多听多练。”

秋耳看着颇有老师样的于墨,又回想


状态提示:24.于墨送给秋耳的大礼(含入v公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