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帝国支撑者>第九百一十七章
我家家主直接让工坊做出了这些椅子,一则,占地面积不大,二则也不易被人发现,三则,她们如果支撑不住,还可以保持姿势坐于椅上,安坐休息片刻。”

这些?寿宁候一皱眉,他听到了这个词,目光四处扫射。

哟,却原来,不只是这一位女子身边有,每位女子身旁皆有一把。

寿宁候眼中闪过一丝震撼,要知道,用琉璃制作椅子,还放置于这光天化日之下,这手笔,可真心不得了啊!这明中信究竟想干什么?难道是想要炫耀一番财力?还是炫耀一番技艺?

琉璃生产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就有过记载。

到了元代,博山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其早期产品以珠、笄为大宗,还有簪、扣子等。笄,颜色以蓝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诸色。明洪武年间,除内宫监在此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等贡品外,民间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景泰年间,博山西冶街有大炉4座,生产水响货和珐琅料。

虽然琉璃在弘治年间已经有了极大发展,但是,毕竟琉璃工艺实在太过精巧,想要做到这般无色透明可真心是难啊!也不知这明中信究竟如何做到的,这工艺,如果放出去,可是要引起轰动的!

哦,对啊!寿宁候想到此,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这明中信将这些琉璃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并不是他炫耀,而是想要将这制作琉璃的技艺展现一下,这必然与今日这赏技会的背后原因有关,且看明中信如何做吧!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再惊奇,收回了目光,望向明有仁,笑笑,“中信还真是大手笔,看来,他对此次赏技会极其重视啊!”

明有仁笑笑,伸手延请,并没有再行解释。

寿宁候笑笑,抬脚迈向了前方。

然而,随着寿宁候、张延龄向前迈进,瞬间,五光十色的色彩闪烁眼前。

二人瞬间吓了一跳,不由得看向脚下。

却只见红毯之上一片五光十色,赫然镶嵌着一粒粒大小的琉璃,而这五光十色的光芒赫然就是它们发散出来的光芒。

此时他们才发现,脚下的红毯之上不只是脚下有琉璃,好似整个红毯之上皆是琉璃,每两个琉璃之间不过间隔着一寸左右。红毯之上一有人走动,必然会有琉璃滚动,自然会发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耀人眼芒。

二人震惊无比,这家伙,明中信这是将多少琉璃用在了这里啊!

“候爷,请!”旁边的明有仁催促了。

二人惊讶地看了一眼明有仁,却是不再询问,急步向前,直奔明宅里,现在的他们是如此的急切,想要见一见明中信,有好多事要问啊!

然而,令他们沮丧的是,进门之后,他们被福伯引领到了大厅,奉上茶茗,让他们静候,只因为,现在的明中信忙碌无比,根本就没有机会见他们。

他们向福伯表示,自己此来乃是帮忙来的!

然而,却被告知,中信少爷已经下令,无论什么客人到来,只需要在大厅中奉茶即可,至于帮忙,心意领了,还是不要了!

二人无奈地对视一眼,摇头叹息,看来,明中信有安排了,根本就无须自己插手。此番白来了!来得太早了!

无奈,他们只好品茗,静候下一位客人的到来。

而此时的明宅外面,还真来了几位。

明有仁满面笑容地上前接待,引领着他们来到桌前,放下请谏,留下墨宝。

刷刷刷,三个名字出现在了彩边绢上,显然是李东阳、刘大夏、李兆先。

明有仁也是笑容满面,迎候着他们。

自然,三人也是对这些安排深表讶异,明中信既然在宅门之前这般隆重安排,那这次赏技会还真心有点意思。

当然,李东阳与刘大夏皆是官场老油条,心中明白,但却也不说透,只是在明有仁的陪同之下,进入了明宅。

同样地被福伯领到了明宅大厅。

他们与寿宁候兄弟自然是一番寒喧,随后也向福伯提出要前去帮衬一番。

然而,福伯依旧是明中信的原话,不用帮忙,只需要静候即可!

刘大夏一阵发飙,然而,却也无济于事,毕竟,人家明中信等人避而不见,他总不能强行闯吧!

在李东阳的劝解之下,刘大夏只好气呼呼,埋怨着明中信,静候赏技会的到来。

第一拨人马乃是武定候父子二人。

明有仁自然是殷勤接待,同样一番介绍,将二人迎进了明宅。

随后,明宅门前突然再次陷入了安静,唯一留下的只有那些旗袍女子与那些布置,而旗袍女子们却是静静等候,并不言语。

暗中的探子们探头探脑,心痒无比,但却又不敢靠近,只能等待背后的势力反应。

时间缓缓流逝,但那些被邀请的宾客们却是不再露面,也不再前来。

日头逐渐升高,暗中的探子们护卫们皆是满头大汗,但令他们惊疑的是,那些明宅门前的旗袍女子们却是依旧没有大的动作,而且,好似姿势也没有多大变化,动作依旧是那般地标准。

她们难道不热,不累?

但看看日头,他们却又在内心深处否认了自己的猜测,毕竟,这般厉害的日头,换作谁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这些旗袍女子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够做到这般的不动如山,换来的是他们心中的深深佩服。也不知道这些女子是谁培养的?太厉害了!


状态提示:第九百一十七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