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重生之领主传奇>406.第397章 说 服
劳越大那二殿下对诺顿家族的猜忌就越深。别看去年二殿下螫伏在帝都安安静静,连边界和福德商业联盟及中部四公国的的纷争都没发生,可这位不是一个安份守已的主。自己和肯麦斯公爵合谋利用誓约书让二殿下吃了个大亏,他心里一定憋着坏准备在什么地方扳回去。

现在诺顿家族是凭仗着犀利的兵锋让二殿下心有顾忌不敢轻举妄动,若是诺顿家族自废武功的话那二殿下肯定是最开心的一个,对付诺顿家族的阴招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使出,让自己应接不暇。军团不是能裁减的,至少也要保持现在的规模。但怎么说服斯佩尔主管却让洛里斯特感到很头疼。

看着桌上斯佩尔主管列出的家族武装的各个军团编制和规模,再想想斯佩尔主管报出的一系列军备和军费的开支。洛里斯特不得不承认他的指责很有道理。将近一比五的兵民比例这实在是骇人听闻,无论什么国家或家族征兵征到这地步的确算是穷兵黩武,离灭亡不远了。

洛里斯特摸着下巴,心里很纳闷。为什么家族武装已经拥兵四十余万我却感觉兵力太少不够用呢?想起前世网络上流传的一句很著名的断言,恩,这一定是体制的问题,可家族的这个体制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时洛里斯特听到了史胖子的笑声:“呵呵,斯佩尔主管,你那个兵民比例计算错了,实际上我们家族兵民比例并不是一比五,而是一比二十以上,根本算不上穷兵黩武……“

斯佩尔主管怒了,挥舞着手站了起来:“胡说八道,家族武装人数四十万这有假吗,北地领民登记在册一百六十余万这有假吗?每年支出那么数额巨大的军费开支这有假吗?实际上我们家族的兵民比例不是一比五,而是一比四!“

“请坐下,别激动,斯佩尔主管。”史胖子很平静的说:“我并没有置疑军费的巨额开支。我只是认为你计算兵民比例的时候算错了。不是将我们的家族武装总人数让领地总人口数除一下就能得出兵民比例。如果我们家族真的按这个比例在家族领地中大肆征兵的话,那家族领地早就维持不下去了。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生机勃勃,兴旺发展的现象。事实上,我认为你忘了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是我们从家族领地里征兵总共才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海上军团征招水兵,我记得是征招了两万多人,海上军团五万五千人的编制其中大部分是海贼和被解救的奴隶组成。第二次是组建独轮车钢弩兵团,从新兵营征召了一万五千人。第三次就是去年组建猎骑兵团,经选拔征召了两万七千余新兵,和别的军团挑选的两万老兵混合组建,虽然猎骑军团编制六万,但一直没满编,只组建了三个兵团。

所以我们从家族领地里征召的兵员其实还不到八万,和一百六十余万的领民总人口相比,实际上的兵民比例只在一比二十以上。而我们家族武装各个军团的编制就这么多,以至很多达到标准的年轻人无法加入军团,只能去做工或加入村镇守备队。我在北地各处村镇和新兵营巡视的时候常常听见那些年轻人的抱怨,他们想加入家族军团却没有办法。

第二点就是,你忘了组建我们诺顿家族武装各个军团那些士兵的出身,他们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的领民,而是我们俘虏的战俘和被解救的奴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的家族武装实行的是雇佣制,这也是军费支出巨大的缘由。磐石军团和飞虎军团的组建是因为北地大公的联军战俘和二王子的十万大军被我们俘虏的士兵,这些战俘在我们家族领地服了三年劳役之后获得自由,为了避免他们无家可归和流落四方我们才征召了他们。

近卫军团的组建是因为被解救的二十万奴隶,我们的家族领地一时之间无法消化这么多的青壮劳力,为了防止出现混乱的局面我们才组建了以被解救奴隶为主的近卫军团。可以这么说,这三个军团的组建不但没抽调领地里的青壮,反而因为这些获得自由的战俘和被解救的奴隶加入使家族领地的人口大为增加。因为这些士兵的家属也由于他们的亲人加入我们家族武装的缘故而迁移到我们的家族领地。

斯佩尔主管,我们家族军备和军费巨大的开支我不否认,但正是因为优厚的待遇才使我们家族武装的战斗力首屈一指,所向无敌。也保证了士兵对家族的绝对忠诚。就象这次猎骑军团在牧野原省中伏惨败,可身处困境猎骑军团的士兵依然奋勇作战。我们虽然损伤了三万,可十几万的草蛮骑兵损失却倍于我们,以至他们在接下来进攻匹德罗城遭遇近卫军团第二十三营三千人的拼死抵抗后士气下降的很快,稍遇挫折就无力再战。

如果没有家族武装就没有现在诺顿家族的风光,正是组建了家族武装我们才能灭亡哈内亚巴达这个奴隶王国缴获了那么多的财物。现在德莱姆克省和温斯顿省已成为我们家族领地的势力范围,虽然这两年的征战我们没有收获很多的财物,甚至从军费的支出上来说是得不偿失,但我们扩展了势力范围,独霸了整个北地,而这些在将来都会给我们家族带来丰厚的进项。

这次殿下准备扩充改编近卫军团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要牢牢的把德莱姆克省和温斯顿省掌握在家族的手中。而且殿下也不是准备从领地里征兵,而是打上了在德莱姆克服劳役的十几万那些原马德拉斯公国士兵的主意。对家族来说,虽然花费的


状态提示:406.第397章 说 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