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大江东流去>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六十七章 职业军人
p>在施政能力上,蒋琬在全局的掌控水平跟诸葛亮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能不能保持当前的局面还真不好说。

刘山挠了挠头,苦恼的思索着:“nnd,这蜀汉的国家架构整个啥样的好呢。”

美帝的三权分立放这儿明显不合适,你给老百姓一人一张选票,他自己都无所适从。万一再被有心的豪强控制利用,估计这个小小的蜀汉能分成十个小国,一个豪强士族建立一个,直接就把三国退化到春秋战国;

膏药旗的天皇呢,好像也不咋地,别的不说看看这天照大婶庇护的天皇,经常的被政府绑架,十足一个两脚蹦跶的矮脚虎傀儡------

泱泱天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应该算是比较完善的了,美中不足的其实就只有一条:不长久。

刘山的感觉非常的敏锐,这皇帝生孩子跟黄鼠狼生耗子没有区别,也是一窝不如一窝的,所以导致朝代更换的太快,平均六十年换一茬,能够坚持两百年以上的居然只有五个。

历史上的蜀汉还没活到这个平均数,算的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这么一种恶性循环的制度,刘山觉得比较的适合嗜杀成性的鬼子,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地球的安宁。

比较了半天,刘山明白后世的共和制虽然比较的民主,却不是非常的适合当下的社会,反而君主立宪制稍作修改便可以被万民接受。

不管咋说,这丞相一个人把军政大权抱怀里,想想都让人后怕。纵观整个历史,能做到像诸葛亮这样的,绝对不多,一个手的手指头就够用。

其中的关键是把军队和司法独立出来,使得文官系统与武官系统和司法系统各成一系,也能有效地监督和制约。

好在当下的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政治上还算是清明,在荆州帮的拥护下皇权也算得上稳定,这对于推广自己的计划相对容易些。明白了这些,刘山的心底有了一丝的底气。

仔细的想了一遍自己的治国方略,再想到蒋琬等荆州帮的切身利益可是跟自己这个皇上密切相关的,让刘山感觉到说服蒋琬等人还是有很大的把握。

毕竟虽然权利分开了,但大权还是掌握在荆州帮的手中,再加上蒋琬等人对蜀汉的忠心,应该没有问题。

浮想联翩中,吴懿如期到来。

这两天吴懿也是忙得焦头烂额,自己负责的军中居然发生了叛乱的事情,让他感觉到如坐针毡。这会儿刚把东大营的人事安排妥当,便接到一个小黄门传来的圣上旨意,于是又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知道吴懿对自己的忠心,刘山便没有客套,把心中所想一一道来。

吴懿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自己的身份是国舅,那就是跟刘山拴在一起的俩蚂蚱,只要能保证皇族安稳,吴懿没有二话。

看到刘山征询的眼光,吴懿想了想说道:“陛下,军队国家化臣绝对赞同。不过要考虑一个问题,当前各大家族均设有私兵,营中将领也多有部曲,解除这部分兵士还需要好好的斟酌。”

“恩,将军说的有道理。”刘山先肯定了一句,接着说道:“朕有一法,或许可以解开这个困局。”

吴懿既惊又喜,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皇帝已经考虑了这么周密,急切的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好法子,能够化解这个不利的局面。”

刘山心中一乐,后世各国的军制大同小异,这么好的制度不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现役和预备役制度结合,以职业军人为骨干,现役兵士为主力,预备役兵士为补充。

现役和预备役的概念吴懿还是能理解,毕竟跟当前的兵役制度差不多。不过这职业军人概念的提出,让吴懿大惑不解。

刘山看到吴懿有点痴呆的倾向,便不厌其烦的解释了一番。结合当前的兵役制度,刘山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状态提示: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六十七章 职业军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