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核武皇帝>第164章 四大兵工厂
之后,刺刀必须延长7个公分以减少拼刺刀时的长度问题,这种很长的刺刀要求更高的机械硬度,虽然远东钢铁公司转移伯利恒公司的技术已经能生产镍合金钢,考虑成本问题,最终还是采用了新型的三棱刺刀方案。

这个原因和共和国早期选择此方案完全一致,绝非是为所谓的杀伤力,苏联当时的刺刀是锥型刺刀,很漂亮,杀伤力也不错,就是容易弯折,苏联尚且如此,我们仿制出来的就很惨了,只好加厚,最后就成了三棱刺刀的原型。

总的来说,刃型刺刀才是大势所趋。

该型步枪的新型弹匣可以容纳8发弹药,加上弹膛,最高可以装填9发弹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制于枪机的结构只能采用每次四发的桥夹装填,除了8发弹匣外,也有12发、16发、20发弹匣。

因为枪机的改进,在枪械的机械零件上也有所改进,保险机构修改的更为适应枪机。

m1910式莫辛纳甘步枪和沙俄莫辛纳甘步枪的差别是较多的,两者的关系如春田步枪和毛瑟步枪差不多,正式名称为m1910年式沈阳步枪,也是沈阳兵工厂设计的第一款国产近代步枪。

沈阳步枪应该说还是让宋彪感到满意,从生产精度要求上,除了枪膛的加工精度要求比此前有所提高外,其他的加工精度要求并无太多变化,依然是一款能够大规模生产的步枪,而且在设计上较大幅度的改进,更为安全和灵活,新兵在适应过程中也较为容易接受,在精度不变的前提下,射速从原有的12发分提高到了15发分,并且有防尘盖这种特别的新设计,适合在北方使用。

单纯就精度而言,在300米之外的距离上,莫辛纳甘步枪还要略微好于毛瑟gew步枪。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宋彪并没有下定决心在全军更换这种新型步枪,在操作了一番后,宋彪很满意的将步枪交还给负责校对的工人,继续让施恩孚带他去迫击炮厂区视察。

沈阳兵工厂目前肯定是世界上最有生产和设计经验的迫击炮生产厂家,为了保持这一优势,厂里很特别的从瑞典和比利时请了四名机械师,加上本厂的国内设计师,组成两个团队单独从事迫击炮的设计和试验。

相比于法国、德国正在设计的迫击炮,沈阳兵工厂的迫击炮要更为独特一些,在炮架上设置了缓冲器,炮身设有齿轮箱,底部则有座板,除了瞄准器具和齿轮设计的差距外,此和现代迫击炮已经没有区别。

沈阳兵工厂现在生产60\77\105三种型号的迫击炮,正在设计80\120迫击炮,由于缓冲器的问题,以及火药和炮管刚度的问题,加上受制于重量和炮弹限制,120迫击炮的射程堪称有点悲剧,所以迟迟不能服役。

相比俄国目前推出60迫击炮的射程要更远,而精度更高,77迫击炮是沈阳兵工厂和俄国合作生产,目前则将逐步被新设计的80迫击炮取代。

宋彪在厂区和设计室里大致看了一圈,有些东西必须要有,实际列装之后意义也不会很大,120迫击炮就是这样的典型,至少300公斤的重量和不足两千五百米的射程就是一个大悲剧,还不如直接用轻型山炮实在。

这个技术方面的东西还是要想办法突破,总是一件好事,所以该进行的研制工作就继续投资推动,真正服役和作用最大的毫无疑问还是仅有13.5公斤重,射程却能达到140米的60迫击炮,当然,两者的弹药重量相差7.5倍,威力差别大,真遇到高防护的碉堡,60迫击炮是干不动的,77\105迫击炮也未必就能干得动,所以才要120迫击炮,真要捣鼓出这玩意,哪怕只有两千米的射程也能极大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不用牺牲人命冲过去点炸药包。

将整个沈阳兵工厂都视察一番后,宋彪就去了托马斯.克罗斯利的设计室,在这里另外看了几份还在起步阶段的枪械设计图。

没有能将约翰.摩西.勃朗宁邀请到远东武器公司总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意裔美国设计师托马斯.克罗斯利倒也基本够用,除了托马斯之外,沈阳兵工厂前后在国内外招聘的设计师,以及国内自己培养的青年机械师加在一起组建了五个设计室,迫击炮两个,枪械三个。

托马斯.克罗斯利既有自己的设计室,也有义务要帮助其他两个设计室,所以在他的设计室里就能看到最多的图纸。

随着这些年的逐步积累,这两年间,宋彪已经开始有步骤的加快中国的现代武器发展步伐,而托马斯.克罗斯利直接负责的方案是一款新型的半自动步枪。

在此之前,宋彪给了托马斯.克罗斯利一个草案,代表他的一些想法和要求指标。

现在,托马斯.克罗斯利已经将这些草案、设想都落实为更为细致标准的零部件设计图,以及机械构造图,并且在车间简单制造了一柄样枪,虽然这款新步枪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用于实战射击试验,但至少能检验机械设计上的一些构造,以及各零件之间的协作问题。

此时已经临近中午,这间明亮而宽敞的大设计室里,几名助手都离开了,周边的各张办公桌上散落着各种图纸和零部件机构,宋彪则坐在临近窗户的大办公桌旁边看最新的几张图纸,托马斯.克罗斯利怀着某种特殊的兴奋之情坐在旁边,抽着雪茄。

虽然身在异国工作,可对托马斯.克罗斯利而言,他小时跟随父母去美国也只是为了钱和生计,现在则能赚取更多的报酬,以及更好的待遇,


状态提示:第164章 四大兵工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