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核武皇帝>第149章 考察团来了
到了强国的方向,而宋彪的新名字“宋治中”也在这段时间响彻全国,成为人人皆知的东阁大学士。

此事绝对在清政府的预料之外,令清政府异常的恐慌,非常之恐慌。

正是在这种恐慌中,军机大臣张之洞和醇亲王载沣带着数十名京师官员抵达东三省考察新政,此时的京奉铁路已经修通来去只要两天时间,他们却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抵达奉天府,这中间的原因大约只有清政府自己心里明白。

在和欧阳锡商谈了东三省的财税问题的第二天下午,宋彪先开了一个简短的税收政策讨论会听许各方面的意见,正式任命欧阳锡为调研局经济科的科长,委派调研局重新的全面考察东三省税收和经齐政策,此后,他才乘车前往火车站迎按醇亲王载沣。

宋彪一贯是个不太会给清朝廷脸面的东三省总督,哪怕是刚接收了清朝廷特赐嘉赏和任命,他还是穿着和整个清王朝格格不入的军礼服前往火车站迎接载沣。

当然,他也有一些给脸面的安排比如事先让各级校尉官都准备了有假辫子的军帽,挑选那些留有辫子的士兵参加迎宾队和护卫工作。

只有他一个人是例外。

这也是宋彪第一次见到张之洞,虽然他们此前通过电报往来的非常密切,某种程度上还是很陌生的朋友。

清朝廷新政考察团所乘坐的火车缓缓抵达后,在众多官员和北洋军、八旗营一路精锐的簇拥、护卫之下,年轻的醇亲王载沣和苍老的张之洞两位军机大臣从车厢里依次走出来。

宋彪亲自站在迎宾卫队的前方,带领随行的将士们向载沣、张之洞敬礼,接受他们的检阅,该遵守的原则还是要遵守,毕竟对方两位军机大臣都相当于帝国的首相特别是醇亲王载沣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摄政王。

宋彪则另外希望用这种严肃标准的礼仪简单的省略掉清朝廷那种陈旧落后的参拜礼仪。

他这样的安排让一老一少的两位军机大臣都是颇感意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幸好人群中还有另外一位和双方都很熟悉的人——新上任的直隶总督荫昌。

在伴随着宋彪一路高升的轨道中,荫昌同样被清朝廷视作唯一可依靠的人不断提升着,此时的他正式出任直隶总督身为九大总督之首,并且操控着大清国最强大的北洋六镇,同时也是抵挡宋彪南下入关的最强屏障。

不管是慈禧,还是其他的满人和整个满清王朝,上下对于荫昌都有着过多的期望,期望他能成为力挽狂澜于最终,力保大清国和皇室安危的那位满人名臣。

张之洞和醇亲王载沣不知所措的怔了片刻后,荫昌在他们背后低声说了两句,两位军机大臣这才缓过神来,年轻而看起来微微有点憨厚模样的醇亲王载沣故作镇定的扫视一圈,似乎是很满意这样新奇的安排,并且对于新军的洋式军装有着特别的兴趣,忍不住的多打量了一会儿,这才上前宋彪拱手作揖。

宋彪同样作揖,道:“东三省欢迎王爷和张中堂、荫昌大人的来访。”

载沣有点心虚的皮笑肉不笑,道:“不知道宋中堂可否欢迎我等来访?”

宋彪淡淡的回答道:“自然欢迎。”

说完这话,他继续和张之洞、荫昌两人作揖,简单的客套一番。

直到这一天,宋彪才真的和张之洞见面,但很遗憾,此时的张之洞已经是这样的老态龙钟,再也没有当年身为湖广总督的那番神采了,空为中堂,手中却无任何值得称道的实权,更无军权,又无慈禧和满人的信任,此时的他身居京师又是如何的寂寥,大约只有他心里自己清楚,何况已是71岁的老人,白发苍桑,银须飘然,早已垂垂老矣。

宋彪显然并不喜欢这个所谓的新政考察团的来访,即便有张之洞和荫昌从中安排,他也没有同意满人关于参观军部和东北新军的计划,只同意他们在东三省参观工矿业和农业等事,为了避免这些人的长期打扰,他甚至将绝大多数的安排都集中在辽阳、海城和长春三地,整个新政考察团在奉天府的行程只有三天。

三天。

已经是宋彪所能接受的极限。

对于迎接这样特殊的贵客,东三省总督府有一批专用的本茨汽车,六辆汽车可以安排下很多客人,宋彪自己也和荫昌同乘一辆,一起前往崭新的东三省总督府。

离开火车站,荫昌就迫不及待的和宋彪解释道:“醇亲王载沣日后恐怕是要登上一层,还望中堂好生招待,至于我和张之洞大人,不过是来此当个陪客而已,若是中堂大人有时间的话,还请晚上安排时间,王爷想和大人单独谈几句。”

宋彪微微阖着眼帘的点了点头,却和荫昌笑道:“要恭喜你当上了直隶总督啊,这是好事,真正的好事,原本晚上想要和你喝两杯,好好的庆祝一番。”

荫昌道:“中堂大人有此安排,下官已经是万分感激,哪里劳烦过多,还是接待醇亲王为上啊。”

宋彪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沉默了片刻,荫昌才又说道:“我此次任职直隶总督,多少有些意外,人员不齐,如今垦办、巡抚之事兼由中堂大人兼任,唐绍仪暂无去处,可否调回直隶助我?”

宋彪道:“吉林巡抚增韫不日即将南调出任江苏巡抚,我已经安排唐绍仪暂时署理吉林巡抚一职,等朝廷批准之后,就打算由唐绍仪继续担任吉林巡抚。”

“哦!”

荫昌稍稍有些遗


状态提示:第149章 考察团来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