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恐怖悬疑>重生的红小鬼>六九三章 激情迸发

第693章 稳中求变

胡敦复说:“这次上海独立自治,政府很有想法。先期的100万大洋已经到了,你马上过来筹备实验室。做实验室的主任。”

李泽民说:“我做实验室的主任已经不行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碰物理学了。这个时代,几个实验室,一年就能突飞猛进的发展。”

胡敦复说:“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你跟踪一下进展就可以了。我们以后学生回来,能够有一个基础给他们。我们继续资助学生出去学习!”

李泽民说:“嗯。庚款虽然没有了,但是我们学校也要筹钱资助学生出去。这个盛杏荪总办从我身上,是看到好处的。”

胡敦复笑到:“是啊!你为国家做牛做马的干了半辈子,以后就自己研究吧。待遇刚开始维持在你总工程师的水平,这在大同大学算是特例了。”

李泽民说:“不错了。居里夫妇的人品我是佩服的,人家两口子就是那么清贫状态下发现了镭。后来也不要钱。我们波恩大学实验室就是受益者。”

胡敦复说:“好吧。就按照居里夫妇的人品,主持我们的实验室。”

李泽民说:“100万,设备还是要省着花。需要光谱分析设备、居里特制的压电测试机器、还要有计划建设回旋加速器,美国正在研究这些东西。估计几年就出来了,我们要派人过去学习。”

胡刚复说:“你的工程经验倒是十分有用!”

李泽民说:“是的,我当时什么都得自己学!学理,没有功啊!学工还要自己去研究义理!发射和检测设备最重要了。有了快速发射的粒子,真正观察分析轰击效果,就只要发达的大脑了!不用什么物质的支持就能得奖了。我们现在留学生的水平,足够了。我们现在这些老学子,就退后一步,做技术追踪和技术支持就可以了。”

胡敦复说:“真是宝刀不老啊!我们就是要建设这么一个试验条件自制的实验室。”

李泽民说:“总之还是理科工科都是自己干!我们这些人命苦啊!想想詹天佑达朝先生,那还是一帮小孩子!有了他们,才有南洋公学!”

几个人唏嘘不止,中国的学者,要追上国际水平,真是辛苦啊!

李泽民继续说:“国内大学研究所有一些光谱设备,我会看看能不能借用一下。大家先联合研究,培养学生为主。”

胡敦复说:“还有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分布,与量子力学的相关性很大啊!”

李泽民说:“我当初就是研究这个的。只能根据试验数据建设模型。现在谈这些还早,只能学习人家的几个假说,跟踪而已。我们能够自己建立模型,总要观察一定时间以后。因为还要重复别人的试验,进行总结和验证。”

胡刚复是研究射线的,他说:“李学长说的是。这并不是很复杂,有条件以后,理论研究就会激发出来!与工程经验的总结没有什么差异。”

李泽民说:“是的。没有想象的复杂,就是专心。我们国内做事情就是太模糊了,搞的很神秘。我们的大学长詹达朝先生早就说过了,这也是他们抓住我做工程不放的原因。”

胡刚复说:“是啊,你以光谱分析的精致去做工程,很可靠啊!”

胡敦复也笑到:“所以大同大学的专注基础学科,比南洋公学的专注工程更有长远意义。”

李泽民说:“看来当初你离开清华学堂是对的。有了自己这个不小的基地,意义真是太大了!”

胡敦复说:“是啊!美国人只是想把清华学堂作为美国的中小学来办!那些老师都是美国中小学校文科老师,我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理学士,怎么共事?”

李泽民点头赞同。这个50岁的人,仍然是一个儒雅精干的样子。长期工地生涯,也没有让他消失早期的绅士风度。

几个人研究计划,给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学习发射物理的郑大章、施士元等人都发了信,介绍了国内情况,要求他们联系科学家,帮助中国建立第一个发射元素实验室。

李复几李泽民也给国内庚款留学生们掌门的物理实验室发信,要求拜访各自的实验室。

他正经的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博士,大家都是十分尊进的。此次出山再干物理,掌管200万大洋的经费,大家都是兴奋!纷纷来信祝贺!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上海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共和大学,南开大学等等。

毕竟大家都有学生,将来至少国内有一个放射物理实验室可以实习原子核结构知识。这是任何物理和化学的基础试验。

上海的声势是造出去了。各个行业都浮现起来。

------

长老们开会。

已经变成上院的梓园,有些意思了。

主席还是王一亭,他说:“除了基础科学之外,我们不能再给官方的投入了。”

大家纷纷赞同。

王一亭说:“至于以沪海道名义的研究院,与中央研究院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我们不再支援!”

简玉阶说:“是的。我们商家愿意支援什么就支援什么。”

荣宗敬说:“这样好。基础科学是要支持的,其他交给商家好了。”

王一亭问:“你们自己的纺织设备研究所建设的怎么样了?”

荣宗敬说:“很不容易。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国际先进阶段。这个领域是专利控制很强,有些东西你研究出来了,也要给人


状态提示:六九三章 激情迸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