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太虚剑意>第48章 达者为师
解释过后,他记得十分牢,还很能举一反三,又善思好问,几个大人在旁边蹲了半日,被那些问题弄得一头冷汗,均想若是自己,恐怕对孩童这种天马行空般的思维都难以抵挡,但更令他们汗颜的是,平日里似乎除了习字便不碰纸笔书籍的瑶光竟然能一一作答,旁征博引,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信手拈来、深入浅出,那般诲人不倦的气度直似贤者大儒,若非亲眼所见,谁又能信!

俞莲舟沉默片刻,说不知小师妹的字练得怎样。他如今只担心若是青书随小师妹习字结果写了一手女子般的字,怕要引人发笑。

张松溪闻言,立刻看向俞岱岩,俞岱岩咳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药方,墨色犹新。

几人传阅一遍,齐齐沉默,而后各自寻理由,或者去看师父,或者去看大师兄,或者去看徒弟师侄,或者去看山上的青松,一个个全散了。

那张药方上写的是楷体,用笔肥愚,端庄雄秀,字有筋骨,暗藏锋芒,书风大气磅礴,习字之人稍一望便知这是习的“颜体”,而且已经有些火候,深得其中三味。这一手字,别说女气,便是男子也少有写出这般气象的,除去张三丰和如今下落不明的张翠山,武当山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

书法有“颜筋柳骨”,“颜”指的便是“颜真卿”。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自禇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一改初唐结字习惯,从瘦长变为方形,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横细竖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气度恢弘,雍容大度,具有盛唐气象,而他的行草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自成一家。颜真卿文武双全、威均堪为表率,故后世称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欧阳修曾赞“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苏轼也曾以“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称颂于他,后世习书法之人临摹“颜体”者众,不知几多。

昔年武当五侠张翠山外号“银钩铁划”,他唯恐旁人耻笑,发奋多习书法,屋中多藏名家典籍,自然也不乏颜公字帖,是以俞莲舟等人只道瑶光是从张翠山那里拿了字帖临摹,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瑶光这一手字并非临摹字帖,而是实打实地由颜真卿本人所授!

盛唐之时,颜真卿避入万花谷内,被谷主东方宇轩奉为“书圣”,谷中弟子多从其学书,瑶光远赴万花谷学艺之时,亦曾旁听,颜真卿并不藏私,悉心指点,对众人道学习书法一要苦练,二要领悟,嘱众人勤学不辍,瑶光对当时写下的无数个“永”字记忆犹新,那还是她头一次知道执笔也会有和执剑一般臂如千钧重、累到抬不起来的情况。也就是从那之后,瑶光才开始在书法上下苦功,有时练剑疲惫了,就拿着树枝在雪里写写画画。

死后重生,瑶光并未忘记昔日所学,只是限于年幼,臂上乏力,又多少有些手生,但她练了五六年,力气也差不多恢复,笔头也不再生疏,这一手字说是有二十多年的工夫并不夸张,武当七侠拿普通九岁孩童的标准来评判,自然是立刻就无话可说了,倒是有意无意地去宋远桥那里恭喜大哥给青书找了个好师傅,宋远桥得知这件事后,也是沉默许久,方道,小师妹若是愿意教,青书就由她教吧。

于是这件事也就成了定局,武当山上遂出现九岁女孩教导三岁男童的奇景,而后这奇景一续多年,武当七侠只觉得有些往日记忆又复苏了,遂各自翻出四书五经来暗自用功。

殷梨亭喜滋滋地回来,宋远桥见了他那副模样也知道了结果,恭喜几句后又问了问峨嵋派灭绝师太的意思,最后道:“小师妹带着青书去后山了。”

“多谢大哥!”殷梨亭抱拳一礼,加快脚步往后山赶去。

作者有话要说:武当七侠:被小师妹超过就算了,如果再被师侄超过,日子还怎么过!老脸往哪里搁!!!

宋青书:小师叔,我发现父亲晚上也在看书哎。

瑶光:嗯,大师兄勤学。

宋青书:小师叔,我发现二师叔在悄悄看书哎。

瑶光:……二师兄也好学。

宋青书:小师叔,我发现三师叔在悄悄看书哎。

瑶光:……大家都好学。

宋青书:小师叔,四师叔来问我现在学的是什么书。

瑶光:四师兄关心你。

宋青书:小师叔,六师叔找我借书哎。

瑶光:借给他。

宋青书:小师叔,七师叔也找我借书哎。

瑶光:……

宋青书:师叔们这么厉害还在看书,我一定要更用功!

瑶光:嗯。

然后武当七侠们更刻苦用功了……


状态提示:第48章 达者为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