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我在明末有套房>第四十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

第四十章寇可往我亦可往

要说整个全氏大院里对孩子读书最上心的人,非袁世卿莫属。

谁让他是全氏大院里,除了全旭以外,唯一的读书人呢?

他好奇的望着全旭问道:“东家,这个学堂学费贵吗?”

在明朝读书学习的成本非常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本五千字左右的《道德经》,市面上正常的价格则是五六百文,也就是五钱或六钱银子,相当于三十斤大米的价钱,除了《平安经》以外,市面上所有的书都卖不了这个价格。

除了书籍和笔墨纸砚,老师的费用也很高,一个富农之家,根本就供不起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至少是整个家族或者是一个宗族集体供养,还不见得可以成功。

当然,这又和明朝的极低的录取率有关,每三年一次科举,以崇祯元年为例,一甲进士三人,分别是状元陈于泰,榜眼吴伟业,探花夏日瑚,二甲赐进士六十七,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百七十九人总共三百四十九人。

博士后,非常牛逼吧。自2015年以来,中国每年招收达一万七千人,而大明朝的进士只相当于博士后的将近五十分之一。

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有一亿一千多万本科生,这个比例更加吓人。

袁世卿想让袁宗第读书,他给袁宗第取名,这个第字,除了代表次序,就是代表科第以及,宅第的意思,第代表的是官员和贵族的宅子。

当然,这也是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期盼。

虽然平时有袁世卿对袁宗第的教导,他也识几个字,可以熟读《百家姓》和《三字经》,当然还属于开蒙阶段。

袁世卿自身学问有限,只能勉强算是粗通文墨,对于袁宗第的读书,也有心无力。

全旭摆摆手道:“收你们也交不起,所以不收费,我何必费这个劲?这个算是我给大家的一项公共福利,人人有份的,当然,如果你们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书,我也没办法了。”

反应过来的庄丁,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由于明朝的读书人实在太少,所以读书人的地位非常高,即使没有功名,比如袁世卿这样的人,他们也不会饿死,随便找个事儿,也不用卖力气,比普通百姓容易得太多了!”

哪一个父母不想让子女读书上进?

只是,在明朝这样的时代,读书的代价太高,一般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再加上学堂少得可怜。

不是官学就是地主乡绅办的私塾。官学费用高,而且需要官宦子弟,平民子弟没有机会。

地主的私塾,只招收宗族子弟,穷人更是无福消受。

可以说,读书认字的权力已经被有钱人给垄断了,穷人只有羡慕的份。

现在,全旭也要办学堂。

当然,他也是私塾性质,只招收属于自己人的孩子。

最激动的莫过于,那些原本准备入赘全氏当庄丁的大名府本地青壮。

一名长得憨厚的青壮,学着袁世卿的样子,先举手:“东……东家,俺……俺……能不能……”

全旭还以为这个人是结巴,他并没有催。

那名青壮憋得脸通红道:“俺不想入赘了,俺卖身给东家,俺有个侄子,过继俺名下,能不能过来上学!”

全旭望着这名青壮,其他青壮也都一脸期盼。

他们需要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希望可以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学堂只招收自己人!”

那名憨厚的青壮,突然起身,来到全旭面前,扑通一下跪在面前:“全老爷,俺给你磕头了,俺求求你……”

全旭不是烂好人,他想了想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进入全氏学堂,必须忠于我!”

“俺发誓,俺马大成这辈子只忠于全老爷,赴汤蹈火……上刀山下油锅……我……不眨眼!”

全旭想了想,他准备的学堂可以容纳三四百人规模,可是现在所有的孩子,包括四喜这样的小屁孩都算上,也不过几十人,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可以!”

“谢东家!”

“俺也发誓,俺外甥……”

很快,三十六名青壮男子,无一例外,纷纷宣誓效忠全旭。

全旭被吵得头大如斗:“都别说话,你们这些人,每个人可以有两个名额!”

众大名府的青壮们感激泣零。

全旭望着袁世卿道:“袁管事,你明天带几个人进城,带着银子,聘请两名先生,一名郎中,咱们在院里成立一个诊所,将来谁要是有病,就去诊所看,当然,看病也不要钱,前提是,属于我们自己人,只要离开全氏,那就不再享受这个待遇!”

众人面面相觑,好一阵子这才相信是真实的。

顿时,众人哭声一片。

明末医疗卫生差,几乎每个人都有亲戚或朋友,因为没钱治病,得病只能活活等死。

全旭不需要郎中有多高的医术,他可以在后世买一些感冒药、消炎药等非处方药,明末人的抗药性非常差,几乎可以做到药到病除。

他这样既可以少投入,也可以收买人心。

“东家是好人哪!”

罗世明不自觉的跪下来了,他是全旭的第二个受益人,要不是全旭,罗世明的儿子罗满福就病死了。

随着罗世明下跪,整个食堂的人全部都跪下来。

众人哭的稀里哗啦,

全旭望着众人说道:“近来,我发现我发给你们的新衣服,你们穿得油光发亮,简直就是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