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步天为凰>第二百三十三章:根底

天歌说“一提到道教,上至专家学者下到普通群众,首先想到的形容词就是迷信。殊不知不去了解就往下结论才是最大的迷信。不了解不求知盲目随从是没有发言权的,要以事实为准绳,以探求为依据进行评判,这样才不至于把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别人身上。李约瑟说东亚化学、植物学、药物学、矿物学源于道教。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又说“道教义理深邃,博大精深,文采哲理无不达到上乘境界,现在全世界的名人都在研究《易经》,更有无数学者凭借《道德经》而成名,到你这就变成迷信了?有比人类级别低的生命,就一定有比人类级别高的生命,有我们看得见的,就一定有我们看不见的,比如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原子核,你就不能说他不存在;用肉眼看不到海王星,你就不能说海王星不存在。”

小兰笑道“人与宇宙相比就是沧海一粟,而道教只是成仙了道,追求更高的生命体神、仙,怎么迷信了?我看是自身无缘于仙道的嫉妒吧!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道教思想乃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根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这一点,只是你介于对道教的成见,不愿意接受罢了。”

天歌说“这样呀!那成仙首先要会养生吧?说养生怎么怎么,这让现代人也是对道教的这一方面,很神秘感觉!可是养生又是什么呢?”

小兰笑道“养生即为养道,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道教名人庄子的著作中,道人们以健康长寿为基础,以长生久视为目标开展了不懈的探索,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天观、身心观之上,发展出一系列的养生方法,其中有动功也有静功,有外养也有内练,有呼吸吐纳也有辟谷服食,道人主张形神俱秒、乐生贵生,而道教养生恰恰是科技高速发展物质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所需要的!仅以辟谷、静坐为例。”

天歌说“那辟谷是怎么辟的呢?”

顽皮千金:帝少,晚上好!

天歌道“那除了服气辟谷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辟谷呢?”

孟昶笑道“这个我知道,服药辟谷,服药辟谷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菊花、茯苓、白术、松子、柏子、苡仁、山药、杏仁、白芍、菖蒲、泽泻、石韦等。”

天歌笑道“呵呵,还真是有吃蜂蜜辟谷的!这蜂蜜还能理解,吃肉的可是让人不理解了!一点饭不吃不会死人吗?”

小兰笑道“正确的辟谷不仅对人体机能无损害,而且还能提高人体的某些机能,在减肥健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减低主食和热卡摄入的同时增加体力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疾病。于道家学说的辟谷养生法源远流长,然而在以辟谷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养生的激烈主张者那里,科学概念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歪曲,科学思想则常常被曲解。”

又说“不过,人们多多少少会夸大辟谷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绘为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经验和理智都告诉我们,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疾病时相信科学、理性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三章:根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