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浩然长歌>第二章 当浮一大白
,不知不觉中村里的娃儿们都能看得懂征税的文书了。

老先生的学问不知道如何,但一肚子故事讲也讲不完,刚开始娃儿们只要每天学会五个大字,就能听一个故事,后来花样更多了,读书,写字,背诵各种诗词文章,都能换故事听,娃儿们憋着劲儿的想挖空老先生肚子里的存货,可他们每天都会失望,老先生的故事就像他雪白的胡子一样数也数不清。

半大孩子十一二,都算是村里的壮劳力了,总是把时间耗费在听故事上,村里人难免有些生气,可自从虎伢子他爹混了个百夫长回来把虎伢子接到南面大城之后不久,又带着虎伢子回到小村,一介武夫对着老先生就是一拜,无论如何要接老先生进城继续给虎伢子教学,一同过来的长袍皂靴的西席,和老先生一番长谈之后更是唏嘘不已,长躬到底,把这些没见识的乡民唬的一愣一愣的。

最后到底老先生还是没走,虎伢子他爹派了十几个兵,把村里的小庙修缮了一下,最起码不再四处漏风,孩子们总算有个像样的学堂了,西席先生也奉上几套纸笔砚墨,时不时的带着虎伢子回来讨教。有了村里出来唯一的“大官儿”照应,老先生在村里的“待遇”才慢慢提升上来。

事情经过串门儿的,回娘家的妇人传到四邻八乡,邻近村子里的娃们也陆续开始走学,不知不觉一年多,小庙里竟有了二十多个孩子,都快放不下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乡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草木灰从离村子一里多地的小清河边,一直撒到自己屋子里的水缸,祈求风调雨顺,这一天,按照习俗娃儿们都要在家剃头的。

这一天,老先生索性放了孩子们的假,一个人走出村子,来到西面的一座小山上。随意找了个向阳的坡子坐下,小山不高,在北境大山起伏中连个“孩子”都算不上,可是这个老先生很高,如果不是他执意下山,他就是整个人间一个巴掌都不够数的站在最高的山巅上的几个人之一。

只是老先生觉得自己站的位置有愧,所以自己走了下来,老先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这些孩子将来未必能够从容的长大,即便是能够从容的长大,也未必能够有很大的学问,但是他毕竟站在过山巅,看过太多太多快要爬上峰顶的一些读书人,都是顺着自己趟出来的那条路上来的,怎么看都和自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过去他很喜欢,现在他觉得这个样子不好,如果天底下的读书人都一样那有什么好?天底下的读书人都想着当官发财,那这个天下就真的没了规矩。

可这些孩子不一样,他们将来可能还会是一个农夫,也可能会是一名士兵,甚至可能是一名屠夫,商人。但是,做农夫的能够看天耕种,丰衣足食,做士兵的可以读懂兵书战策,让保家卫国更多一分胜算,做屠夫的懂得和气生财,做商人的能够做到诚信,这才是那个真正的一撇一捺啊!那当老师的心里才踏实。

老先生在他们的心里写下一个大大的“儒”字,虽然他们现在还是在一座座小山之下,但他们的路是不一样的,他们不再是泥胎石雕千篇一律,他们走的路未必一样,可一旦走到山巅,那就是五彩缤纷的大气象。

老先生眯着眼眺望远山,仿佛看到了那番美景,真是漂亮啊!

举起右手在空中握了个杯状,缓缓的倒进嘴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

此事当浮一大白啊!


状态提示:第二章 当浮一大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