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汉之乱世英雄>第七十六章(下)雷霆雨露不同人

北宫伯玉没有食言,几天之后,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二人不带一兵一卒来到榆中李宣帐前归降了李宣。李宣轻松地收复了烧当羌湟中地区的两个最大的部落,部众五万多人,精锐骑兵也在一万五千左右。然而李宣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自己不过实现了平定西羌的第一步而已,之后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自己,还不到高兴的时候。

当然,他也不会去阻止部下们的欢庆的,毕竟他们打了胜仗,收获不少。

说到收获,李宣此次着实收获不少,湟中是大汉在西凉最好的牧场,占领着那里的烧当羌也拥有着最好的和最多的战马,李宣将自己的骑兵全部更换了西凉战马,这些马个头大耐力强要比李宣过去的匈奴马优越不少,更换了西凉战马的匈奴兵,战斗力立刻提升不少,再加上李宣的马镫和马蹄铁两样独门秘器,那支精锐的匈奴兵已经成为一支鲜有敌手的轻骑兵了,李宣激动的将这支匈奴兵命名为苍狼铁骑。

李宣又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麾下的骑兵,挑选了一万最为精锐的进行了重新装备,为什么要挑选呢?因为李宣实在没有太多的本钱来装备,只能挑选一万。他给这些骑兵配发了铁甲,这种铁甲是经过李宣改进的,不光包括制作的工艺,就连甲片原材料的锻造工艺也是经过改进的炒钢法制成的,其形制已经与宋代的步人甲类似了。

李宣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西凉骑兵的彪悍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西凉骑兵不善弓箭却善用投枪,这种兵种如果遇到步兵,那么杀伤力无疑要数倍于弓骑兵,然而如果遇到弓骑兵就悲惨了,只有挨打的份,毫无还手之力,如果采用张飞和许褚的战术,那么耗也能将他们耗死。

当李宣给西凉骑兵配了铁甲之后,便不同了,首先西凉战马完全可以负重的了身着铁甲的骑兵,而身披铁甲之后,西凉骑兵的防御变得可以说非常恐怖,普通箭矢攻击根本对他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当西凉骑兵熬过了弓箭比投枪多的那一段射程,弓骑兵的末日便到了,只需几轮投枪,弓骑兵就会损失殆尽,即使是采取外围袭扰战术,西凉铁甲也完全可以对他们的攻击视而不见,因为那样的杀伤力几乎为零。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李宣才花血本打造了这样一直铁骑,并给他们命名为湟中义从,由李文侯和北宫伯玉各帅五千,二人皆为副将,主将则有李宣自己担任。

这里面还有一些政治方面的考虑,虽然李宣更加看好北宫伯玉,然而,李文侯毕竟是另一部落的首领,厚此薄彼只能让二人不和,不利于李宣的西凉计划,而这主将如果让军中的其他将领来担任,又都不太合适,因为毕竟李文侯和北宫伯玉都是部落首领,思来想去也就是李宣本人最为合适。

很明显这样的安排令李文侯和北宫伯玉非常满意,二人对之后的所有行动都几乎是不遗余力,而且几乎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李宣,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湟中义从那么厉害,李宣直接将自己的兵全部打造成湟中义从不就可以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在军事方面就有些幼稚了。就目前大汉的情况而言,先不说李宣有没有能力将骑兵全部打造成湟中义从这样的精锐,即使能也不可以那样做,为什么?这种重骑兵战斗力很强无人能够抗衡是实情,可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机动性差,简单点说苍狼铁骑最快速度一日可以进军六十里,而湟中义从一日最多可以进军二十里,这就是差别,表现在战场上就是敌人的骑兵如果打不过湟中义从,他们完全可以逃走,湟中义从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这就为苍狼铁骑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当进行袭扰或者追击的时候,就是苍狼铁骑大显身手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不全部装备成骑兵,反而还要有比例更大的步兵呢?一是攻城战的需要,骑兵攻城的时候是用处不大的,如后世蒙古人那样的攻城法,在汉朝这个年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没有那么多的人可以用来填城,或者说没有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用来填城,如今的人口基本上是十个人养活一个兵,如果让人都跟着军队去打仗,用不了几天军队就会因为饿肚子而散伙;二是占领城池的需要,步兵是最廉价的兵种,也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兵种,这个年代的城池需要大量的驻军来占领,如果用骑兵,成本高,效果一般,数量少,而用步兵就不同了,成本低,效果虽然也一般,但是好在数量多,而且训练难度低,一批阵亡了,可以很快又训练出一批甚至不用训练就可以去守城。

简而言之,骑兵是野战的利刃,而步兵才是城池攻防战王道。

扯的有点远了,书归正传。九月的一天,李宣率领着他的五万精锐离开了榆中,西进金城,准备在那里休整之后,进攻北方的武威姑臧城。

这一次李宣并没有进入金城,而是在城外立起了营盘,待军队都驻扎停当后,带着关羽张飞贾诩当然还有典韦进入金城允吾。

陈懿依旧对李宣不冷不淡,尽管在他给朝廷上表密奏后,朝廷回文明确告诉他当下西凉的军权全部交由李宣统一调配,直到平定西凉叛乱为止,可他依旧敢给李宣摆脸子,这和能力什么的毫无关系,完全是因为士人对于武夫的厌恶。

陈懿也是儒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在如今的士人阶层中地位也比较高,深受此时儒家文化熏陶的他是无论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下)雷霆雨露不同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