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寒门称王>第一百四十四章,入城所闻
这天下,我们哪里不能去?”

一干年轻猎户被王烈鼓动的热血沸腾:“当然去得,阿烈你去哪里,我们就跟着你”

和程翯同骑的冉闵也举起拳头:“我也要跟着你,主公”

王烈点点头:“嗯,以后棘奴你就是我的大将军,我会给你一支军队,让你去纵横天下。这章武郡,这平舒县,只是一个开始。”

卫雄看着眼前意气风,肆无忌惮暴露出理想的王烈,还有那些欢欣鼓舞的青山村的少年猎户,却是有写感慨,还是年轻好,有这么多志向,也不缺少热血。

这次王烈回家乡,却是几乎把青山村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全部带出,这也是老者程平的意思,用他的话讲,这些娃娃都是阿烈你辛苦训练出的雄鹰,是雄鹰就要和你出山,否则终老山村不是他们的志向。

程平之前其实并不鼓励王烈把青山村所有的年轻人都带走,一直想保留一些人,省得有什么意外全部折损在外。

但自从和卫雄谈过一番话后,却忽然明悟了许多。

他们那一代的恩怨,的确不能再让王烈他们来承担,更何况,王烈这个从他看着长大的孩子,简直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什么神仙传授天书肯定是假话,但前世就是奇人程平却是深信不疑,否则怎么会在的青山村创造出这许多的奇迹。

因此,若让王烈和他手下这帮兄弟困守在的青山村,却是自己的自私了。

但是王烈性格实在太骄傲,虽然表面上温和豁达,可是很多时候却是自骨子里的倔强,否则当日也不会不听自己劝告,毅然去蓟城投军。

幸好,王烈敢赌敢搏,运气也够好,在两年时间就风生水起,没有被这乱世碾压成粉末。

也因此,程平也是下定了决心,既然年轻人敢去拼搏,那他就不会再阻拦,很多事情既然他们勇于承担,那就要鼓励他们去做。

至于村子里那几万亩田地,还有数百名三十五岁以上的村民照顾。而且,在最近这一年,程平也有意又招揽了数百户老实可靠的旧日部曲,入驻了青山村。

现在青山村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一千人,其中男子占据了多半,这些人在王烈明的各种工具和陷阱的配合下,自保还是无虞。

既然程平肯,王烈自然相信他,也没有客气,集合了剩下的自和他一起训练的青壮百余人,押解着粮草等物资,离开了青山村。

这些人都是善射、能奔的健儿,这也大都跟随王烈学文习武十余年,将来都将成为王烈军中传播新式军队理念的中坚。

不过,王烈也和程平说好,等章武这边安定下来,就派三队,一幢经过训练的士兵去青山村驻扎,一是为保护好这个基地,二来也是扩大屯田的规模。

这一路行来,王烈兴致高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卫雄在见识过王烈一手创建的鸡鸣寨和青山村的种种奇迹后,心下对王烈只有钦佩。

两人惺惺相惜,卫雄虽未明言加入,但卫雄却早对自己的手下明言:“今后,王校尉的命令就等于我的命令,尔等需敬重之。”

就知道,卫雄现在已经决定留下来帮助王烈。

如此,王烈手下也就有了近五千人马。

但王烈和卫雄商议后,还是决定对外要保密,至少不能现在就把卫雄决定跟随王烈一起的信息传出去,省的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卫雄也是先派人送信回平城,秘密向拓跋猗卢请辞。

他在平城并无家眷,这些年忙于军务政事,也没有结婚,因此却是一身轻松。

拓跋猗卢那边有姬澹照顾,更有刘琨与他合作,相信拓跋猗卢不会对代部鲜卑的汉人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而且,按照时间推算,现在拓跋猗卢应该已经亲自率代部鲜卑的三万精骑度过黄河,奔袭匈奴汉国的都城左国城去了,一时间也没有经历能回平城处理自己这件事情。

现在石勒龟缩襄国城,老家上党又被拓跋六修占据;刘聪即将被刘琨和拓跋猗卢两面夹击,却浑然不知。

王烈不抓住这机会展自己,扩大势力,将来好与那些野心家一争高下,简直愧对老天爷的厚爱。

今日,行走在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里,王烈的心情始终是高昂的,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了希望,哪怕是路边的一条泥泞路,也比那盛乐或者蓟城宽阔的大道,更让他心满意足。

他要在这里肆意施展自己的想法,把章武建设称自己心中的乐土。

进城后,由于王烈的告诫,因此守城的狂澜军士兵并没有去太守府通知。

王烈这次从青山村赶来平舒,也没有通知令狐艾自己什么时候会到。就是怕他们先准备什么,他要亲眼看道最原始的这个县城的风貌,好能及时现不足,将来也好能及时整改、建设。

一行人刚走道街角,就见前边围了一群人,正吵闹不停周许多百姓正围观叫喊。

放眼看去,见被围在中间的这些人都衣着光鲜,明显非富即贵,其中一个胖子正被众人指着脑袋,斥责着他什么,有些人甚至上去推搡他,这胖子也是好脾气,只是抱着脑袋,也不反驳。

此刻,看热闹的人群已经把道路完全堵塞,几队来往的商旅和行人都被堵在了路上,有人焦急赶路,大声催促,就招来一片讥讽:“那么着急赶路做什么,看看热闹不好么?”

王烈闻言,苦笑一声,这章武郡的民风还真是有趣,把看热闹当成了职业一般。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四章,入城所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