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剑,门>第86章 【天格卷●变局】风起云涌 1.斗蛐蛐
总会是的,就好比现在他是太子,凤凰斧是明黄服饰,大浪淘沙,总有一天会龙袍加身,面南背北,御极称帝。

剑门赵庄的庄主说起来权利不小,但到底也就是个庄主,并不是九五之尊,富有天下,富有四海,充其量不过是个大家族的当家人。这个位置有多么显赫?放在全国的版图上,简直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么个位置,这些年搅扰得赵文礼日夜不得安宁,非欲得之而后快。就一个当家人而已,赵文礼为什么如此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说穿了竟也不值一提,他不过是在争一口气,而已。

赵文礼甚至想,今后,赵庄庄主谁来当,并不重要,只要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待过,哪怕只是一天,第二天便禅让给赵文渊,或者传给旁人,又有什么打紧?庄主之位说穿了就是个虚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及时行乐才是正道,但此时此刻,赵文礼就是看不破这个虚名,他可以不长期占有庄主之位,随便过把瘾便愿意拱手相让,但他决不允许庄主之位从父亲手里绕过自己传给旁人,哪怕接位之人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因为,如此这般,他觉得是在用鞋底打他的脸面——他毕竟是剑门赵庄文字辈的嫡长子,家国重器,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这是千百年延续下来的规矩。既然是老规矩,就不能在自己眼面前破戒,因为,这个破戒的潜台词说明自己无德无能。

赵文礼自认为是个有骨气的人,他虽不敢奢望这一生能干出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图霸业,但他绝不允许“无德无能”这四字考语加诸在自己身上,似附骨之蛆,生死难安。

管家倒在五丈之外,一双耳朵齐根而折,赵庄里最好的厨子,恐怕都没有这么好的刀工。凤凰斧展露光华的时候,赵文礼缘悭一面,心中着实有许多遗憾,但他是个富有充分想象力的人,仅凭当时的现场局面,他便已然能想到“凤凰双飞,饮血而归”的壮观场面。念及那个令人热血贲张的场景,赵文礼感觉自己身体里的血情不自禁地沸腾了起来,但他知道,现在不是狂欢的时候,更不是嫉妒的时候,父亲行踪未卜,生死不明,自己领衔管事,当此危局,赵文渊会使凤凰斧,简直如同天降神兵,于应付当前错综复杂的局面而言,恰似神来之笔,因此,赵文礼心念一转,短短几句话不仅给凤凰斧进一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搞不清深浅,摸不着底细,闻之胆寒,望而却步,同时,又借力生力,借威生威,不着痕迹地在众人面前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一言九鼎,令行禁止。

在庭院里讲完话,敬完酒,赵文礼再度离开,索性退到内堂,关门闭户,斗起了蛐蛐。他久读清史稿,渐通权谋之术,神秘是保持威信最好的法子之一。别人越是看不清根底,越是摸不着深浅,越是敬畏宾服。一对儿蛐蛐在竹筒里斗得难分难解,赵文礼却瞅都不瞅它们一眼,他的心早已鲲鹏展翅,腾空而起。站得高看得远,他就是要爬上万米高空,仔细看一看,赵文渊的凤凰斧究竟学自何处?以族谱上的记述,凤凰斧只有庄主会使用,就赵庄健在的人而言,会使用凤凰斧的人便只有爷爷和父亲,因为他们俩一个是前任庄主,一个是现任庄主。

然而,这么多年,自己并不是个瞎子,凡事都很经心,从未看见爷爷和父亲使用过凤凰斧,不只是凤凰斧,简直连劈柴的斧头也没见他们握过。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循序渐进,方成大器。三天不练手生,他们若是有这门绝技在身,怎么从未看见他们练习过?难道这凤凰斧像衣服一样,只要一朝穿在身上便永不会掉?但衣服也有破旧的时候呀,奇怪,奇怪至极。

再者说,赵文渊甭管有多聪明,他到底比自己年幼,天性使然,不可能学到这么厉害的功夫,经年累月,始终不露一点儿风声。自己兄弟仨同在一个庄子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文渊的功夫是在什么时候学的?在什么地方学的?传授者是爷爷还是父亲?保密工作做得这般牢靠,委实令人匪夷所思。

蛐蛐还在竹筒里缠斗着,每轮进攻均全力以赴,不离对方之要害,咬牙切齿,非欲置对手于死命方才甘休。赵文礼站在高处,环顾四际,触目所及,除了层层叠叠的云彩,连一只飞鸟也不曾瞧见。

飞了一程,力气用尽,收了翅膀,缓缓下降,山川、海洋、沙漠、戈壁,沟壑、河流、渐次映入眼帘,又降下来几分,山川海洋,沙漠戈壁,沟壑河流,俱都不见了,只有两个小黑点儿此进彼退,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缠斗得难分难解。

长途跋涉,身心俱疲,倦意袭来,赵文礼缓缓合上双眼,迷迷瞪瞪地昏睡过去。临睡之前,脑海里依稀冒出了一句老辈人们的口头禅:剑门赵庄,谜一样的地方。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86章 【天格卷●变局】风起云涌 1.斗蛐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