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盛世绝宠之王妃倾城>第167章 冤情难申,众民死谏
号客死异乡,第十三代长孙为保圣驾和以身御敌,第十四代长子在乱军之中救英宗皇帝于水火,君臣相托……百年以来,为南华强国为恢复中原,孟家呕心沥血,其心日月可鉴,功在千秋万代,绝非叛国之人,当年之事,实在模糊,孟氏大冤,天降暴雪,天理不容,请求陛下重审孟氏冤案,以安忠魂魄,请求陛下重审孟氏冤案,以安忠魂……”

说到最后,徐子昌的声音几乎已经沙哑了。

但是,这番话,带上了内力,却听得在场的许多读书人皆是热泪盈眶。

曾几何时,在南华,孟家是他们的精神标杆,那府门出来的男子,治国平天下,做着天下文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事业。

便是女子,同样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徐子昌的话,让在场年过弱冠的男子,心中都想起了当年,当年孟家长孙天下第一公子的无上风姿,想起了孟氏嫡女十岁出闺阁,十二岁便开始名声大动,以女子之躯,肩负起南华家国重任的巾帼之影,想起了帝师孟尧之德高望重……

想起了孟氏还在的时候,南华风气是多么鲜活,多少失意之人想起了当年如何意气风发,想起当年多少满腔热血,想起当年清晰无比的家国之梦,然而,随着孟氏没落,一场大案,一场叛国的罪名,让一切破碎,南华却再也不是当时的南华,当时有多得意,如今便有多么失意,对于世上的读书人而言,这简直是生不如死的折磨。

满腔才情,家国大志,从此尽付诗酒中,唱与东篱黄菊听,如何甘心?

徐子昌的一番话,不知激起了多少人心中已经被压抑多年的情感,不少原本是跪着的学子,纷纷站起来,不断重复“请求陛下重审孟氏冤案,以安忠魂……”的话。

许多人的声音很快就汇成浩大的声势,将徐子昌的声音掩盖住了。

挡在猎场门前不让百姓涌入猎场之中的人,见到这样的情况,显然是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为首负责的一位将军见此,面生怒气,看着站在高处引领人们呼喊的徐子昌,直接拿过旁边一个士兵的弓箭,搭箭拉弓,便直接对着徐子昌射过去。

徐子昌看见了,但是,他就站在原地,看着那弓箭朝着自己射过来。

在许多人的视线之中,那弓箭没入肌肉的声音早已被下边的呼喊声音淹没了,但是,许多人都看见了,皇室之人拿着弓箭对着徐子昌射了过去,肩头没入徐子昌的左肩。

可是,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起到镇压的作用,反而是更加激起了许多人的愤怒,不知是谁在下边高喊了一句,“皇室要杀人灭口了!”

如此一来,原先跪在地上的百姓,纷纷站起来,人群往前推搡着,大有冲开护卫,冲破猎场大门的意味。

那原本射出了箭羽的将军见此更是脸色苍白,而站在高处的徐子昌,在此情况之下,竟然直接折断了没入自己肩头的那箭羽,当场撕下里衣的袖子,咬牙忍着肩头的疼痛便以自己身上的血在那白色里衣上写下一个鲜红的大字——冤,高举起来,再次高呼“请求陛下重审孟氏冤案,以安忠魂……”

鲜红而醒目的大字,当即刺激了许多人,许多文人纷纷效仿,当即撕下自己身上的衣裳,咬破手指,就在素布上书写呈冤大字,一边请求陛下重审孟氏冤案,以安忠魂……为孟氏伸冤,一边作势要冲破猎场护卫的阻挡。

守着猎场的护卫,见到这个架势,早就心惊胆战。

这些要么是普通的老百姓,要么是南华的许多文人学子,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是寻常人,不懂武,甚至称得上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一个个看起来文弱的身躯,就是拥有让哪怕是身怀武艺的他们都害怕的那种骨气,他们的文人骨气,可以为了一个气节而绝食身亡以表心意,可以为了某一种精神的追求而不畏生死,造成哪怕是千万武夫也不能阻挡的力量……

“快,快进入猎场禀告!”那守门的将军惊慌道。

有人已经匆匆往猎场中而昌侯看着站在高处的儿子,微微摇了摇头,他知道,以徐子昌的能力,自然是能够避开那一直箭羽的,但是,他没有避开,反倒是迎了上去,不过也是为了造成更大的声势罢了。

今日是事情,已经没有退路,这么久的筹谋,等待了六年之后的呈冤,势必要一击即破,孟氏的案子,必须要重新翻案。

而另一边,外围的百姓之中,也有不少闻声赶过来的南华权贵之子,那些有不少人,往日里都是徐子昌的狐朋狗友之辈,多与徐子昌流连在烟花之地,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见徐子昌,甚至文昌侯府也不见客,众人心中虽是觉得奇怪却也未曾多想,然而,再见徐子昌的时候,谁人也没有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

那个站在高台上,再也没有了往日里的纨绔fēng_liú样的少年,那个平日与他们在采环阁左拥右抱,纸醉金迷,留下多少青楼薄幸之名的人,如今,却让他们感到非常的陌生。

“那个……还是徐子昌么?”其中一人抓着另一人的胳膊,不可置信地喃喃道。

另外的几人皆是摇了摇头,他们都太年轻,当年孟氏的案子发生的时候,都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哪里明白当年的事情究竟如何,他们虽是纨绔之人,但是孟氏长孙第一公子的名号在他们心中一直是值得敬重的,便是那风华猎猎的孟氏嫡女,曾经也是多少知好色而慕少艾的


状态提示:第167章 冤情难申,众民死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