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帝玄>筑基
说是为了方便随时为周云指点迷津。但是,周云自己却很明白,分明是路大非自己也感觉修炼功课负担过重,生怕自己偷懒,索性亲自监督自己。

这一下,周云可真是苦不堪言了。守着师父,想要偷懒也不可能啊,日复一日,艰苦的功课,简直是人间地狱般的日子。不过,梅花香自苦寒来,还真有道理。艰苦的三个月过去,宋兆南结束面壁之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居然是:小师弟顺利突破炼气五重,筑基在即了。宋兆南尽管自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听到这一消息的一刻,还是瞬间石化了。

筑基,严格的说才是踏入修真门径的第一步。炼气期,说白了只是朝着修真之路的方向前进,却并未真正踏上这条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区别,绝不仅仅是具有的神通大小之类的量变,而是彻底的质变。

修士修真,本质上是吸纳天地灵气

,演化神通、淬炼己身。到了后期,结成金丹,踏上龙虎大道。甚至有可能孕育出元婴,那可是夺天地之造化,逆天改命了。到了那时候,心念一动,瞬息千里;举手投足,移山倒海;通天彻地之能,君临天下之威。

而一切的根本,还是在吸纳天地灵气上。境界的提升,体现在两个方面:自身所能容纳的灵气的数量与对天地大道的领悟。后者,只适用于金丹期以后的大修士。金丹期以前,根本谈不上什么大道,只能比较所能容纳的灵气量。

修士的身体,原本也只是凡人躯体。吸纳天地灵气,一部分用来淬炼肉身,一部分聚集于丹田分成两支,一支用来冲击丹田壁垒,扩充丹田;一支沉积存储下来。但是,凡人的肉身,并非存储灵气的合适容器。这灵气在丹田内只能存留很短的时间。这个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三天至十天之间。而修士打坐入定,吸纳天地灵气,是需要时间的。往往有些修士刚刚将丹田以灵气充满,最初吸纳的灵气却已经开始外泄了。

这样一来,修炼就变成了镜花水月。好不容易吸纳的灵气,却不能长久的存留体内,只能无休无止的处于打坐入定之中,修为如何还能精进?更何况,如果只是如此,那修仙练道还有什么意义?

而筑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筑基,顾名思义,打下基础,奠定根基。筑基,乃是积累到一定的灵气量之后,利用修炼功法,冲击丹田壁垒和全身经脉,使得这些地方发生根本性的质变。丹田与经脉,形成灵力壁,彻底解决灵力外泄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灵力的疯狂涌动,还会因为冲击丹田壁垒,带来自身灵力最大存储量的一次质的飞跃。

筑基之后,就不需要在担心灵力外泄的问题。打坐入定,将丹田以灵力充满后,只要不消耗,灵力就会始终处于充盈的状态。继续打坐,则可以利用多余的灵力继续冲击丹田壁垒,以求丹田灵力的存量继续扩展。这也就是境界的提升了。丹田扩容,存储的灵力量的多寡,对于修士来说乃是根本。毕竟,那些高阶的神通术法,施展一次所需要消耗的灵力可是一个令人咂舌的数量。不能将自身丹田扩展到一定程度,即便掌握了某种神通术法,照样无法施展。

所以,才会说只有筑基成功,才能算是真正的成为修士。

这个过程的长短,同样因人而异。不过,一般来说资质不是特别突出的话,从开始修炼到筑基成功,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资质超好的,或者服用某些灵草仙丹,会大大缩短这一时间。据典籍记载,数万年前曾经有一资质超绝而又机缘深厚的修士,当初踏入修真之途不过八个月就筑基成功,轰动一时。这个时间,也是有记载的修士冲击筑基成功所用的最短时间。而那位修士,最终也称为纵横八荒的存在,一生未遇敌手,寂寞如雪。后来,各地陆续都出现了一些修士,在一年之内或者一年稍多一点的时间筑基成功的。而这些人,后来无不成了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

到了后来,修真界逐渐达成一项共识:若是能在一年之内筑基成功,此人必成大器。


状态提示:筑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