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最强战兵>第826章 难的平静
原三郎还没有来得及高兴,那个通讯兵却满脸苦涩的说道:报告两位阁下,帝国陆军伤亡近五十万人,阵亡人数三十五万,而且现在我们已经遇到支那人组建的第二道防线,这是前线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给您的电报。

纳尼?山本五十六和松本原三郎纷纷一愣,随后脸上的笑容消失殆尽,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原本他们以为是自己一方的陆军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彼此双方的阵亡人数相差不多,加上现在对方还有这第二道防线,那么他们面临的难题就更加巨大了。

八嘎,究竟是怎么回事,电报给我!山本五十六和松本原三郎怒吼一声随后撕拉一声将电报拿了过来。

在看了一遍电报之后,两个人的脸色也异常的不好,这场战争他们是占领了楠宁,但是那是独立军自己主动退让的,而且自己一方的军队也损失惨重,炮兵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空军战机损失多半,甚至连重炮也不剩下几个了,最后更是损失了三十多万人,十几万的负伤,负伤的人数这么多,几乎是鬼子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这么大的伤亡数字。

不管是当初的淞沪战争还是彭城战役,亦或者是当初被认为赌上国运的日俄战争,可是这几场战争中,鬼子的军队从来没有付出过这么大的伤亡。

第二层支那人的防御阵地看来是大不了了,想要依靠陆军拼命,然后歼灭支那人的独立军和中央军越发的不切实际,那么就撤离下来吧,还是依照我们的策略,对支那人进行合围,占领印度支那和南洋地区将整个华夏国全部的封锁起来,到时候不管是中央军还是独立军,他们都要慢慢的被我们困死。山本五十六在思考了一会之后做出自己的决定,在他看来,这样的策略才是他们现在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

毕竟从这场战争中他们得到的教训实在是太大了,这么惨重的代价才获得了楠宁,如果他们想要多去现在独立军的抵抗阵地覃塘防线的话,怕是需要付出比这次还要巨大的伤亡,这些都是鬼子难以接受的。

鬼子的兵力储备是很多的,如果发疯了的话组建个一千万人也不是一个问题,不过若是组建这么庞大的军队,那么日本的所有工业产能都会下降一半,粮食产业下降三分之一,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生死存亡的状况鬼子也不会使用这种极端的方法。

可是如果他们若是选择北进和攻击独立军的话,那么需要组建的军队就会立即跃增到五百万人左右,到时候也是鬼子一个负担,毕竟鬼子现在在华夏国并没有获得巨大的战争红利,鬼子在二战之中,最后的军队扩充到五百多万人,那是因为他们从南洋运回去大量的粮食物资,使得他们根本不用担心粮食问题,国家内的男人能够更多的投入到战争之中,但是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鬼子撤军了,在距离独立军防线不过区区五十里地的情况下鬼子的部队选择了撤退,并且是全面撤军没有丝毫的逗留,甚至是楠宁也直接丢弃了。

鬼子还真是果断啊!知道不可能从我们的身上得到一丝便宜,最后选择了撤退,而且撤退的这么的迅速,连给我们反应的机会都没有。邓阳看着情报,不由的笑了起来,鬼子最后还是按照他的想法撤离了,没有再次发动进攻,当然即便是鬼子再次发动进攻邓阳也不会有丝毫的担忧和惧怕,因为对于独立军来说,鬼子想要冲锋覃塘阵地,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即便是覃塘阵地挡不住鬼子,还有这第三道第四道的阵地,独立军已经不是几年前连水泥都没有的地方性势力了,现在独立军的防线建造是钢筋水泥结构,强度比之前抢了无数倍,而且建造的速度更快,鬼子想要突破一道防线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是不可能的事情,加上独立军的预备役部队人数比鬼子的现役士兵都要多,所以独立军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大不了用土地换空间罢了。

算这些鬼子识相,不过统帅,鬼子既然撤退了我们要不要收回楠宁?邓阳身边的卫力皇问道。

毕竟楠宁,以及楠宁周边的区域也是一片平原,能够带来巨大的粮食产量。

然而邓阳却摇摇头,既然已经转移出来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回来了,这片土地是邓阳留给华夏国留守的同胞的,这些空出来的土地,将能够再次扩充华夏族本土地区的生存空间,到时候就会减轻百姓的压力。

而且现在独立军也不缺乏粮食,缺乏的是工人,众多的人力将会被投入到无数的工厂之中并,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工作,虽然那些工作不足以支撑一亿五千万的人口,但是那里也有着众多的农田,虽然每个人所能够分配的农田很少,但是邓阳确认为这个时候让百姓们熟悉南洋的生产是最为正确的时候。

南洋和南亚的生活与本土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独立军带着这么多的百姓,想要让这些百姓将来在这里生存繁衍,那么就必须掌握在这里的种植技术,现在每个人可能分配的土地不足半亩,但是其中一部分百姓被邓阳培养成了工人,另外一部分才会作为农民在这里工作,他们将会成为未来机械化生产的主力,邓阳甚至为了培养人们的机械化生产经验,大量的生产各种农业机械,甚至占用了好些条的拖拉机生产线,连坦克都没有大规模的进行生产。

一切现在都进行的很不错,正是邓阳准备甩开膀子干一场的时候,那么邓阳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留


状态提示:第826章 难的平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