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超级武大闯水浒>第263章 如何折服扑天雕
>而那神机军师朱武的结局稍好一点,和樊瑞两个加入了道教,拜在老子门下,做了全真先生,云游江湖,但实际上看他的做法,上梁山前只知道“审时度势”,上了梁山后也被吴用压得喘不过气来,实在不算是智慧之人。

更加不用说什么人生赢家了。

而在梁山众好汉中最具备人生智慧的人,应该就是那扑天雕李应了。

这也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好汉

先来看一下他的简介,绝对是一表人才,骁勇无比,有临江仙词为证鹘眼鹰睛头似虎,燕颔猿臂狼腰,疏财仗义结英豪。爱骑雪白马,喜著绛红袍。背上飞刀藏五把,点钢枪斜嵌银条,性刚谁敢犯分毫。李应真壮士,名号扑天雕。

可是为什么,上了梁山之后,就没见他有过什么功绩,也没有见他有过什么战阵,一个如此了得的英雄好汉,竟然仅仅是去管后勤工作。

诚然,后勤工作油水丰厚,是个肥缺,但那扑天雕李应差钱吗

他的理想是揩油吗

绝对不是

上了梁山后,不再作战,其实正是他的智慧之所在。

分析一下他的做法就可以清楚得知。

第一,此人广结天下好汉,但有相求,无有不应。时迁被祝家庄捉拿了,杨雄石秀两个来求李应,李应很爽快答应帮忙。“李应教请门馆先生来商议,修了一封书缄,填写名讳,使个图书印记,便差一个副主管赍了,备一匹快马,星火去祝家庄取这个人来。”

你看看,是何等的豪爽,并不以为杨雄他们身份低贱,又没什么交情,十分的客气,一定是让杨雄石秀感激不已的。若不是那祝家庄不给面子,只怕这三人最终是要投在李家庄麾下的。

第二,并不一味逞强,知难而退。李应两次修书去祝家庄讨要时迁未果,一气之下带领人马赶到祝家庄,质问祝彪。二人话不投机,打斗在一处,李应被祝家三兄弟偷袭,中了箭伤。回到庄上,对杨雄、石秀说“非是我不用心,实出无奈。两位壮士,只得休怪。”还叫杜兴取些金银相赠。

他并没有因为丢了面子,又中了祝彪的暗箭,而坚持要和祝家庄结仇到底。而是很识时务,也很坦诚,我的一片热情你们也看到了,可是我能力有限,这个忙实在帮不了,你们也别为难我。

而且李应跟祝彪大战十几个回合,然后被祝彪一箭射中胳膊,安排得恰到好处。不但是退出同盟的理由充分,而且是你祝家庄伤了我,这样表面上理亏的还是你们那边,在道义上我也占上风,你还真说不出我什么。

这样,在后面的梁山三打祝家庄当中,李应就可以理所当然地置身事外。

而宋江为了打祝家庄的事情来找李应,李应以受伤为借口,避而不见,但同时让杜兴出面,把祝家庄里里外外的情况都告诉了宋江。

这样,既不得罪梁山,真要是那边问起来,还可以把责任往杜兴身上推,我只让他接待梁山的人,没让他把什么事情都说了啊。

杜兴也有理由啊,杨雄帮过我,我也不能知恩不报不是

对方吃了亏都说不出话来。

从这儿可以看得出来,李应办事很老辣。他没想到的是,碰上了一心通吃,还不讲游戏规则的梁山土匪。虽然自己没得罪过他们,也没有出兵帮那两个庄子,而且实际上还帮了梁山。但是这并不妨碍梁山的人把他骗上山,然后把他的财产都搬上山,再把他的家烧成一片白地。

当宋江骗他说把知府杀了,要他上山躲几时,他还在极力为自己的清白辩护“却是使不得。知府是你们杀了,不干我事。”后来,宋江派人把他的庄客及家小都请到了山上,他才没办法,“只得随顺了”。

他并没有做毫无意义的无谓的坚持与挣扎,而是能够看清形势,识得时务,顺应形势,不做无谓的牺牲。

其实李应已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得够好了,但是面对的对手是他自己抵挡不了的,这就是狼要吃羊,你还躲不开。李应看得很明白,不硬扛,既然已经没有退路,那就先在山上待着。

不过李应上山之后就像徐庶进了曹营,一言不发。

水浒传说他背后五把飞刀,神出鬼没,但是整部书里,他就从来没使过。他在梁山上是深藏不露,绝不冒头,除了祝家庄这一段,他就再也没有出过场。

完全可以说,扑天雕李应是一个善于掌握自己命运的智者,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人物。

所以,后来宋江带领梁山众好汉征方腊损兵折将,死的死,伤的伤,只有李应结局最好,最让人羡慕嫉妒恨“李应受中山府都统制,赴任半年,闻知柴进求闲去了,自思也推称风瘫,不能为官,申达省院,缴纳官诰,复还故乡独龙冈村中过活。后与杜兴一处作富豪,俱得善终。

这可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因此,武大相信,此行前去,一定是能够见到那扑天雕李应的,只是,该怎么很好的说服他,加入忠义庄,或者算坚定的加入忠义庄联盟。

这就是武大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名望什么的,对于别的好汉来说,还可以有用,一亮出名姓,让人纳头便拜,但对李应,想必是不成的。

这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虚名什么的根本没有丝毫的用处。

那就必须要用实力与实际利益来折服他

这虽然有些困难,但武大坚信没问题的。

“庄主,那李


状态提示:第263章 如何折服扑天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