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末球长>473.第473章 争夺
,那不就鲤鱼跃龙门,飞黄腾达了吗。”

中国历来有说的比做的高级的意识,说话的人总是可以比做事的人滋润,他们不必去做事,自然也就不必负责,一旦出了什么事,作为儒生,自然有百般抵赖的方式,正如国足踢输了以后,从来都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什么草皮太硬了无法好好发挥,草皮太软了无法好好发挥,各种天气原因,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不太适合发挥,实在不行了,就怪国足看门的老大爷不懂英语,或者不肯锻炼叉腰肌。

也就是说,只要长老用了一人的计策,哪怕这计策输了,也是对此人无可奈何,原因很简单,对于其他文官来说,无论立场如何,如何有皇帝开了出错主意就杀头的先例,那他们怎么办?

各种污言秽语自然就来了,执行人能力不行,执行人品德不行,这次投入太少,这次有人贪污,帝都街面上卖红薯的小妹长相太丑影响发挥,总之,想要什么样的理由没有?

历史上有持话语权的方式,将无数忠臣良将打落深渊,只为了个人私利,就必须维持这样的传统。

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历次改换皇帝,小皇帝一开始总是从善如流,将权力交给文官,所谓的众正盈朝啊,就是这玩意,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是这个把戏,但每一任基本上到了后期,都开始不信任这些文官,将权力收回,宁可交给名声不好的太监。

所以,那师爷有此一言,能够足够幸运,把自己想说的话,在当权者面前说说,施展抱负,可谓是生平所愿,一旦接纳了,那自然是要有所回报,毕竟你用了人家的主意啊,至于事后出了问题,这些文人就有一万种方式推脱掉,在历史上最最疯狂的宋明时代,经常出现出主意的人加官进爵,去执行这些傻瓜策略的人死亡殆尽,甚至是文官的主管没事儿,服从命令的武将杀头的怪事儿。

逯军却是笑笑,说道:“那人也是迷了心,居然用的是鞑子的计策,当场就被哄走了,真是笑话,这些书生。”

“鞑子的计策?这是?”

逯军说道:“没听说过吗,那被剿灭的辽东叛逆,曾经那黄焖鸡有令,凡是大明叛将,是何等官职,前去投靠的,就授予何等官职,而如果一个小兵愿意投靠,就杀死一个大明官员,他们就以被杀死的大明官员的官职加封于他,一时间,北地高官可谓人人自危啊。”

师爷一听,也是一惊,转而笑道:“长老不搭理他,也是正理。”

“是啊,”逯军说道,“眼下何事乃是第一大事?南方的诸多省份,不知进退,抵抗帝都,但长老们宅心仁厚,居然还是不愿发兵征讨,如果对他们用这个计策,那人心浮动,主管防备副官,副官防备亲兵,那不就乱了吗,长老会不是发过文件吗,铁路长一寸,统治就长一寸。”

师爷点点头,说道:“可惜啊,老朽年岁大了,看不懂那行测新题,不然的话,也有心思去考一考啊。”

两人正在办公室里谈论,却听到脚步声,同时几个衙役将人带来,还是非常凶恶的:“快走!”

这几人还是惊魂未定,他们跑出店内后,就到了街头,人头涌涌,第一个想到的是找官面的人摆平,自然是百转千回,等到在巡逻队的保护下,算是安心了一些后,却忽然有人找到那巡逻员,嘀咕几声,转眼就变了脸,将他们抓了起来,带到了这里,一路上粗鲁推搡,将几人都弄得惊慌而杂乱。

尤其是那女孩,她今天本打算着找到老乡,进城打工,在那行吧渴等了一个时辰,却连遭惊扰,身心疲惫,此时是又怕又后悔,既是后悔不该离开村子,也是后悔连累了店内的好心人。

满面灰尘,头发散乱,形容枯槁,这就是逯军对着女孩子的印象,觉得奇怪,这样普通的相貌,也敢出来行骗?

算了,谁知道这些刁民都有什么样的鬼花样。

“跪下,说吧,汝等刁民,是如何行骗外商的,你们说清楚了,我也好从轻判处你们!”

逯军当了红脸,师爷自然当了白脸,说道:“你们这些人,可不要不知道好歹,我们大人连夜审问你们,可是给你们面子,要是到了帝都的大牢里,嘿嘿,那可都是锦衣卫的各种大刑伺候,到时候可别是见了棺材才落泪啊。”

那几个店员当时就喊冤了,七嘴八舌的。

“我们可是实实在在打工的,是那洋人在非礼啊大人。”

“我们也是给长老打工的,凭什么这么欺负我们。”

“对,我们要见长老,我见过好多长老,他们可是真善人!”

逯军一听,怒道:“你们一群卖油饼豆浆的,算什么人,都给我闭嘴!”

话虽如此,对逯军这样的儒生来说,高官家里的狗也许都比**来的高贵,而这几人却是在长老们开的店里做事,鬼知道会不会有背景,当然了,只看现在,只怕是没有了,他自然有办法,明天一早将他们拘禁起来,而店里换上其他的人。

话说回来,这些天帝都肯定是有大事在做,倒是很少有来天津的。

“好吧,你们既然也算长老家的家奴,平时也要谨言慎行,对了,你们可有如何与长老传递消息的法子?”

他在心中计较起来,如果他们真的神通广大,连长老的路子都走通了,那还是要斟酌一下,少不得嘘寒问暖,想办法走他们的路子,如果搭上一位,那可就飞黄腾达了,可如果……

几个店员果然


状态提示:473.第473章 争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